涨知识!牛仔面料的疵点分析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 时间:2022-06-28

摘要:在制衣行业很多人都把牛仔布疵点通称为“走纱”,(如松经、粗经、断经等)。

  在制衣行业很多人都把牛仔布疵点通称为“走纱”,(如松经、粗经、断经等)。

  01原纱疵点

  粗经

  某一根经纱的直径较其它经纱粗,只要检验能看出均应作为粗经疵点评份。

  粗纬

  布面上某一根纬纱的直径较粗,呈现一条隐约的可见白色条痕,即为粗纬疵点。

  条干不匀

  在布面上隐约可见,纬纱呈现粗细不匀的波纹状,即为条干不匀疵点。有些用竹节做纬,易产生规律性花纹,也影响布面外观。

  黄白档

  由于纬纱配棉差异或纺纱原因,造成两只纬纱换纱时纬向产生一条明显的黄白分界线(一般布的反面更明显)称为黄白档,如经洗水后仍明显则应降等。

  布面白星

  由于纬纱上的棉结和杂质织入布中,在布面上呈现出白白点点即为布面白星疵点。

  02浆染疵点

  色档

  布面呈现全幅性的纬向直条颜色深浅不同的痕迹。

  头尾色差

  布头和布尾颜色差异,两头叠在一起时能明显看得出的色差。

  两边或边中色差

  布两边中间或边与边颜色有差异,叠合比较时能明显看得出的色差。

  条花

  布面上呈现经向一直条的深色或浅条纹。

  浆斑

  由浆液引起的布面局部起皱异样。

  03织造疵点

  开车痕

  也称停车痕,织机开车时在布现上呈现纬向一直条的痕迹,也有如波浪拟条痕。

  松经

  织布时断经纱未停车继续织时,由于断经纱张力小,在布面上产生一个个小圈状称为松经。

  断经和双经

  在布面上某一处经向缺少一根经纱或某一处二根经纱并排,明显不同于周边经纱组织。

  百脚

  在布面上斜纹组织缺少一根纬纱,称为百脚疵点。

  跳纱和跳花

  在布面上经纬纱组织错乱,几根经纱连浮于布面上或几根纬纱脱离布面,5根以下为跳纱,5根以上为跳花。

  04后整理疵点

  烧毛条花

  烧毛不匀或不净,布面呈现经向毛羽条纹或出现色泽不一的经向条影 / 全幅布吴现雨条状的经向深浅色不规则条影。

  荷叶边

  经过预缩整理后,布边伸长,引起波浪状布边 / 牛仔布的一侧或两侧产生松驰现象,呈起伏波浪状。

  烧毛色差

  牛仔面料烧毛后布面呈现黑色或黄色或布面局部变黄且有短绒毛。

  两边色

  牛仔面料的布边的两侧色泽有明显差异。

  轧皱

  常在布边出现规律性或无规律性的折皱疵点,以及布面局部产生无规律性斜条状折痕。

  纬弧

  经拉斜后的纬纱轨迹不是直线状,而呈严重弓形甚至之字形的疵点。

  拉斜不正确

  拉斜处理后,纬纱倾角或斜值达不到或超过工艺要求过多。

  收缩率不足或缩率不稳定

  经预缩机整理后,预缩率达不到工艺规定要求,以及收缩量出现波动的现象。

  鱼鳞斑

  布面局部甚至全部出现纬纱排列不匀而呈现鱼鳞状的粗糙布面结构。

  背面黄斑

  牛仔面料退浆不干净或洗水不足,引起白色的牛仔面料背面沾染浆料,烘干后呈现黄斑。

  极光

  牛仔面料接触烘筒太多或受力过大引起不正常的刺眼反光。

  面料基本概念

  1、经向、经纱、经纱密度:面料长度方向;该向纱线称做经纱;其1英寸内纱线的排列根数为经密(经纱密度);

  2、纬向、纬纱、纬纱密度:面料宽度方向;该向纱线称做纬纱,其1英寸内纱线的排列根数为纬密(纬纱密度);

  3、密度:用于表示梭织物单位长度内纱线的根数,一般为1英寸或10厘米内纱线的根数,我国国家标准规定使用10厘米内纱线的根数表示密度,但纺织企业仍习惯沿用1英寸内纱线的根数来表示密度。如通常见到的“45X45/108X58”表示经纱纬纱分别45支,经纬密度为108、58。

  4、幅宽:面料的有效宽度,一般习惯用英寸或厘米表示,常见的有36英寸、44英寸、56-60英寸等等,分别称作窄幅、中幅与宽幅,高于60英寸的面料为特宽幅,一般常叫做宽幅布,当今我国特宽面料的幅宽可以达到360厘米。幅宽一般标记在密度后面,如:3中所提到的面料如果加上幅宽则表示为:“45X45/108X58/60"”即幅宽为60英寸。

  5、克重:面料的克重一般为平方米面料重量的克数。牛仔面料的克重一般用“盎司(OZ)”来表达,即每平方码面料重量的盎司数。

  1由纱疵形成的面料疵点

  由于原料的品质不良而形成的面料疵点。

  1 粗节纱:在织物表面出现某一根纱线的某一段较粗,且直径数倍于正常纱线。连续的粗节纱称为竹节纱。

  2 偏细纱:在织物上面有一根或数根纱线的细度明显细于其它正常纱线。

  3 扭结纱:在织物上的纱线有扭结或弯曲的外观。

  4 毛纱:在织物上纤维突出端点或成茸毛状外观。

  5 亮丝:织物上某一断纱线的光泽明显亮于其它正常纱线光泽。

  6  结头:织物的表面呈明显纱线结头。

  7 污渍纱:纱物上的纱线带有油污等其它污渍。

  8 杂物织入:有回纱、异色纤维等杂物织入面料。

  9 条干不均:由于采用了条干不匀的纱线,布面呈现分散性的纱线不均匀。

  2经向疵点

  加工经纱形成的疵点或在织造中产生的经向疵点。

  1 直条痕:织物的向有一根或几根纱线异于临近的正常纱线,在布面有明显的直条壮外观。

  2 粗经:织物上的某根经纱粗于其它经纱。

  3 松经:布面上的某根经纱呈松弛或起皱的外观。

  4 紧经:某根经纱的捻度过大,使经纱的屈曲程度不正常。

  5 吊经:织物上一根还几根经纱的张力过大,致使这些经纱不能正常被拉紧。

  6 缺经:由于织造时断经而未及时处理,布面上通匹或一段内缺少一根经纱。

  7 断疵:经纱的断头纱尾藏在布内。

  8 经缩:由于经纱张力不匀,布面出现块状或条状起伏不平或起皱外观形态。

  9 双经:两根经纱并列或重叠,织物的组织被破坏。

  10 扣痕:在织物的幅宽方向呈现局部或全部经纱排列不匀的纹路。

  11 扣物:织物的相邻两根经纱之间有空隙。

  12 穿错:由于穿经错误而导致织物组织发生错误。

  13 错经:组织错误或其它错误使组织部份经纱与相邻的其它经纱明显不同。

  14 针路:由于卷布刺毛辊不良使织物的织向有密集的针痕。

  15 布辊皱:由于布辊不良形成的经向皱折。     

  3纬向疵点

  加工纬纱形成的或在织造中形成的纬向疵点。

  1 纬档:织物纬纱方向出现的横档,明显不同于正常织物的外观。

  2 稀密路:横档的一种,某一段密度过大,或某一段密度过小。

  3 粗纬:织物上的某根纬纱明显粗于其它正常纬纱。

  4 松纬:某根纬纱的张力高于相邻纬纱,呈松弛或起皱的外观。

  5 紧纬:某根纬纱的张力高于相邻纬纱,使其不正常被拉紧。

  6 断纬:纬纱断裂或断纱。

  7 纬缩:纬纱在布面扭转或起圈。

  8 双纬:两根纬纱并列或重叠,改变了织物的外观。

  9 缺纬:由于断纬未及时处理,致使纬向全幅缺少一根纬纱。

  10 亮纱:某根纬纱的光泽明显亮于其它正常纬纱。

  11 错纬:一根或部份纬纱明显不同于相邻纬纱,可能是组织错误或其它错误。

  12 拆痕:在织造时拆去原来纬纱重织时留下的痕迹。

  13 云织:织物上呈现短片段纬纱稀密不匀,似云雾状。

  14 百脚:由于织物组织错乱而在布面上产生锯齿状或线条状的纹路。

  4边部疵点

  在布边或距布边一定距离内的疵点。

  1 松边:布边在长度方向比布身松弛,边部呈波浪形状。

  2 紧边:布边在长度方向比布身紧缩,布边内凹。

  3 破边:布边上相邻两根或两根以上的经纱断裂。

  4 烂边:布边上多根纬纱断裂,布边凹凸不平整。

  5 荷叶边:布边缘呈现波浪状。

  6 卷边:织物的边部卷起成绳状。

  7 边撑疵:边部纱线被擦伤起毛或断裂,有小洞,织物变形。

  8 毛圈边:织物的纬纱呈圈状,并在布边外。

  5整理疵点

  1 整修不良:修整时操作不当,织物的局部超毛,起皱或其它不良外观。

  2 织补痕:疵点经过织补后留下的明显痕迹。

  3 洗迹:清洗织物的斑痕留下的痕迹。

  6染色疵点

  1 渗色:染色时染料渗至周围部分。

  2 折皱色条:染整时织物有折叠,结果在折叠处产生了颜色不匀和经向条纹。

  3 染料迹:由于过浓染剂或助剂的作用,使匹染织物的局部颜色呈现与临近部位有差异的分散色块痕迹。

  4 晕疵:染色织物上某些部位呈现较浅的颜色。

  5 水渍:织物有水印痕迹。

  6 斑点:纤维之间的吸色有差异,使染色织物局部有颜色斑点。

  7 经向条花:染色织物经向呈不规则的条状轻微色差。

  8 夹花:由于纤维的吸色差异,织物上形成色泽差异。

  9 前后色差:一匹织物的前后两端颜色有差异。

  10 布边色差:布身和布边的颜色有差异。

  11 左右色差:沿织物的幅宽方向一边与另一边的颜色有差异。

  12 经向条痕:由于织入了一根或多根其它性质的纤维或纱线,吸色不同,染色织物表面出现单根或多根异色、错色。

  13 雨状条影:由于经纱的条干不匀,在染色后经向呈现雨丝条痕。

  7印花疵点

  1 脱浆:印花织物上部分花纹缺色。

  2 拖浆:色浆沾在印花织物花型以外部分。

  3 刮刀条花:印花织物表面有多余色浆或形成经向条纹。

  4 色档:织物上有深浅不一的色档。

  5 对花不准:印花织物上的花纹相对位置彼此不准确。

  6 渗化:前后套色浆不准确的相接,或相邻两种颜色在分界处渗化,至使印花织物部分图案模糊,或呈现第三种颜色。

  7 未上色折痕:印花织物呈现未上色的狭长条。

  8 衬布印:有颜色深浅的印痕。

  8整理疵点

  1 毛毯痕:织物上呈现毛毯组织的纹路或其它压痕。

  2 失光:面料失去了应有有光泽。

  3 擦伤痕:在染整加工中,织物受挤压擦伤而留下的痕迹。

  4 起毛:在整理过程中,织物受到摩擦表面起毛。

  5 压痕:由于整理过程中的压力不匀,织物的某一部位比其它正常部较亮或较薄。

  6 绳状擦伤痕:由于绳状处理不当,织物上呈现纵向长条痕迹。

  7 分条痕:织物呈现规律性间隔的经向条痕。

  8 针孔:靠近布处有针孔。

  9 深针痕:针痕的位置进入布身,减少了有效门幅。

  10 布铗痕:在靠近布边处有擦伤发亮、异色的痕迹。

  11 鸡抓印:织物表面有不同程度似鸡抓的皱纹。

  12 纬斜:纬纱倾斜或弯曲。

  9一般性疵点

  1 跳纱或跳花:经纬纱不按组织规律交织,呈现出不规则的浮纱。1—2根经(纬)纱跳过4根及以上纬(经)纱,称为跳纱,经纬各3根形成的浮纱称为跳花。

  2 蛛网:经纬各3根及以上不按组织规律交织而形成块状。

  3 星跳:1根经(纬)不按组织规律,跳过2-4根纬(经)纱,交织成星点状。

  4 纬移:纬纱呈现不规则偏移。

  5 勾丝:纱线或纤维被异物勾出,呈圈状或头端暴露于织物表面。

  6 轧梭痕:梭子轧在扣与织物之间,织物组织遭到破不而产生的痕迹。

  7 起球:纤维端突出在织物表面纠缠成球状。

  8 异纤维织入:不同性质的纤维在纺纱或织造时混入,染色后会在异物上形成异色。

  9 破洞:经纬纱断裂形成的孔洞。

  10 污迹:织物沾有油尘或其它杂物

  11 起绒不匀:起绒织物某些部位起绒过度,或某些部位起绒不足,致使绒面不匀整。

  12 倒绒:起绒织物局部的绒毛倒斜。

  13 绒不齐:起绒织物绒面上有长绒毛突出,长短不一致。

  14 刀毛:割绒时刀刃不利,绒面上部分绒毛斜乱松散。

  15 皱档:由于织物的纬向起皱,拉绒时未拉倒,形成不起绒的横档。

  16 局部绒密不匀:织物某些部位的纬密或大或小,致使出现不规则的横档。

  17 裙子皱:织物纬向有裙裥折皱。

  18 死折痕:不能除去的整理折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