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源头防范,化解灾害风险】灾后风险源控制要点

作者:消毒前沿 来源:消毒前沿 时间:2023-08-09

摘要:洪涝灾害可能导致自然环境的极大破坏甚至造成水体污染,从而使灾区居民生活环境急剧恶化。洪涝灾害有可能导致灾区的粪便、垃圾以及畜禽尸体污染范围扩大,灾区居民饮食、饮水卫生的安全性得不到保障。

  灾后风险源控制

  洪涝灾害可能导致自然环境的极大破坏甚至造成水体污染,从而使灾区居民生活环境急剧恶化。洪涝灾害有可能导致灾区的粪便、垃圾以及畜禽尸体污染范围扩大,灾区居民饮食、饮水卫生的安全性得不到保障。此外,病媒生物和宿主动物的活动变化以及灾区居民集中安置所带来的影响,均可能导致灾后易发生某些传染病的暴发流行。有时传染病暴发造成的死亡人数甚至大大超过始发灾难。从历史上看,霍乱、伤寒、痢疾和甲型、戊型肝炎都曾经因洪涝灾害引起过大流行。

  此时期应做好灾后风险源的控制,防止传染病的爆发流行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

  一、安置点卫生学建议

  灾害发生后,政府机构根据受灾情况设置居民临时安置点,当地卫生健康部门可向政府机构提出设置安置点的卫生学要求建议。灾区居民临时安置点的设置必须科学选址、有序规划,保证居住安全和卫生。根据不同自然灾害类型、地形特征、风俗习惯等,选择集中安置或分散安置方式。

  居民临时安置点的选址规划,应尽量保留充足空间,建立管理制度,预防因人口过密造成传染病的流行。在特殊情况下,可先安置, 后完善。应保障充足的饮用水和食品供应,并做好水卫生和食品卫生的监督工作。应加强安置点垃圾、粪便等的卫生管理,保证环境清洁。按照安置点实际情况,配备一定数量的医疗卫生和卫生防疫人员,建立临时医疗点、临时卫生防疫点或巡回医疗队、巡回卫生防疫队。做好安置点消毒、杀虫工作,积极开展卫生防疫健康宣教活动。

  二、水和环境卫生

  自然灾害发生后,灾区水和环境卫生控制工作主要包括:

  1.做好水源保护和饮水消毒,提供安全的饮用水;

  2.做好灾区临时安置点的环境卫生;

  3.设置临时厕所、垃圾收集站点,做好粪便、垃圾及生活污水的消毒、清运等卫生管理工作并开展监测及评估,控制病媒生物的孳生;

  4.按灾害发生地的实际情况妥善处理人和动物尸体,指导做好人遗体和动物尸体的挖掘、搬运和掩埋工作并做好卫生防护;

  5.科学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做好回迁前环境的清理和消毒。

  6.开展健康教育,宣传普及饮水安全知识。

  三、病媒生物控制

  自然灾害发生后,病媒生物控制工作主要包括:

  1.开展病媒生物监测。因地制宜开展蚊、蝇、鼠等病媒生物监测工作,蚊、蝇、鼠等至少各选一种监测方法,重点在居民安置点及其周围环境监测,监测点首选重灾区,每个区、县(县级市)至少按方位设 3~5 个有代表性的受灾人群安置点进行监测。

  2.做好杀虫、灭鼠等工作并做好效果评价。当病媒生物密度不高或未发生媒介相关疾病时,加强环境治理, 对孳生地进行有效管理,辅以个人防护和药物杀灭;当病媒生物密度过高或媒介生物性疾病流行时,应以化学防治为主,辅以个人防护和环境治理措施,迅速降低靶标病媒生物密度。

  3.大力开展健康教育。个人做好防蚊蝇保护措施,积极发动和组织群众参与爱国卫生运动, 做好环境综合整治。

  四、食品卫生

  自然灾害发生后,食品卫生防控工作主要包括:

  1. 大力开展食品卫生宣传工作。

  2.及时开展受灾人群食源性疾病、食物中毒事件的监测、报告和调查处置,协助开展食品安全风险评估检测和食品安全风险警示工作。

  3.建议相关部门加强食品卫生的监督与管理。除了尽快恢复、重建食品卫生监管体系,重点做好自救食品和援救食品的卫生监督与管理,同时加强对灾区食品市场的监督检查力度。